接触侵蚀的原因和表现较为复杂,难以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。部分土坝采用混凝土防渗墙或压力帷幕灌浆处理,部分可以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。然而,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: 混凝土防渗墙: 为了解决接触带的侵蚀问题,在开槽时,槽必须穿过坝顶,甚至沿施工轴线穿过整个坝体,这不仅对坝体造成一定的损伤,而且造成整体混凝土防渗墙,也造成浪费。压力帷幕灌浆: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,压力帷幕灌浆在不透水软土和不透水或破碎基岩的接触区,由于水泥浆塞的影响范围太小,仅在接触面上施加压力帷幕灌浆很难控制水泥浆的作用,特别是对于一些裂缝较小的火成岩地质,往往使压力水泥浆裂入坝体,不仅接触区不能形成压力帷幕,而且接触区也不能形成压力帷幕。此外,它沿坝体中的一个小的主应力面裂开,形成刚性水泥板,具有反作用。
如果尾矿库存在裂缝破碎带等导水构造,就会形成深层地下水渗漏或邻近流域渗漏的通道。对于库区裂隙破碎带范围较小的防渗工程,一般要求防渗土工材料的宽度能够覆盖裂隙破碎带的宽度,并在其周围预留一定的完整山区,防渗锚固区应位于完整可靠的山坡上。尾矿库断裂带穿过库区,断裂带平均宽度为20m 左右,库区两侧山坡平均坡度为30 ° 45 ° 。通过对帷幕灌浆防渗方案、土体防渗方案和岩土材料防渗方案的综合比较,认为岩土材料防渗方案比其他方案更安全、可靠、经济、合理。可作为尾矿库裂隙防渗的推荐布置方案。不透水土工材料的铺设形式为: 水库库岸山坡平压后 + 4800g/m2膨润土防水毯 + 2.0 mmHDPE 土工膜 + 400g/m2土工织物,将不透水层分为阶梯锚固在水库库岸山坡上,每阶梯高度20 ~ 25m,平均铺设宽度50m。